计划免疫与预防接种

了解计划免设相关知识和种类。熟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与预防疾病,掌握免疫接种后家庭护理的注意事项。


一、计划免疫和预防接种的概念

计划免疫是指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有关疫苗按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给不同年龄人群接种,使人体获得对这些传染病的免疫力。从而达到控制、消灭传染源、预防传染病流行的目的。

预防接种是指把人工培养出的疫苗注射到需要人群(尤其是婴幼儿)的身体中,以刺激机体产生对某种疾病的抵抗力,减少他们受感染的机会。经预防注射后,这些人群即使染上疾患,病情也会比较轻,不至于造成严重的并发症。


二、计划免疫的对象、内容

儿童是计划免疫的主要对象,其目的是通过预防接种使儿童自身产生对一些传染病的免疫力,从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预防接种是通过注射或者口服药物使婴幼儿获得对一些疾病的特殊抵抗力。国家计划免疫的要求和程序是根据传染病的疫情监测和人群免疫水平的分析制定的。

列入我国计划免疫并免费提供的疫苗有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和乙肝疫苗。五种疫苗分别预防7种疾病:

卡介苗:结核病

乙肝疫苗:乙肝

脊髓灰质炎糖丸疫苗: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

麻疹疲苗:麻疹

百白破三联制剂: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计划免疫疫苗及其预防疾病.jpg

有的城市还把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疾病的预防接种纳入计划免疫并免费提供疫苗。


三、计划外预防疫苗及适应对象计划外的预防疫苗和适应对象

麻风腮疫苗:12~18个月

甲肝疫苗:1岁以上

肺炎疫苗:2岁以上

水痘疫苗:1~6岁

流感疫苗:6个月以上

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HIB):2个月~6岁

风疹疫苗:普遍免疫(12个月~14岁的风疹易感人群)

轮状病毒疫苗(秋季腹泻):2个月~3岁

计划外预防疫苗及适应对象.jpg


四、预防免疫的程序

免疫程序是指需要接种疫苗的种类及接种的先后次序与要求。我国卫生部在1986年颁发的儿童免疫程序,要求1岁以内的婴儿完成卡介苗脊髓灰质炎活疫苗麻疹活疫苗百白破混合疫苗三联制剂等4种生物制品的基础免疫以预防相应6种病,以后按时加强免疫,以确保7岁以下儿童获得可靠的免疫。1992年起,1岁内儿童增加接种3次乙肝疫苗(初生、足月、6足月),以提高儿童对乙型肝炎的免疫水平。所以,当前儿童计划免疫程序是“五苗防七病”:

儿童免疫接种程序表.jpg


五、预防免疫的护理

对人体来说,预防接种是注入异物,一些接种者会因此发生种种不良的反应,即疫苗接种副反应。预防接种副反应可分为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


1、一般反应及其护理

一般反应是指由于疫苗本身的理化特性造成的反应。一般反应有发热、局部红肿、局部硬结等。一般反应中还有一类称为加童反应,加重反应在性质上仍属一般反应范畴,只是表现为局部和全身症状的加重。如脊髓灰质炎活疫苗口服,偶有恶心、呕吐、皮疹、腹泻等,2~3个月能够自愈。

(1)接种前,适当进食,注意在空腹时不宜预防接种。

(2)接种时,如实将健康状况告知医生,并配合医生做简单体检。

(3)接种后不要匆忙离开医院,要观察15~30分钟后再离开,以便万一发生速发性反应,医生可及时救治。2~3天内避免剧烈活动;回家后继续观察,适当休息,多饮开水,注意保暖。注意接种局部的清洁,但暂时不要洗澡,以防局部感染。


2、异常反应及其照料

异常反应发生在极少被接种者身上,与一般反应有一定联系,其发生与疫苗的种类及接种者个体的病理、生理状态有密切联系。异常反应有许多种,常见的有局部化脓、晕针、过敏等。

一般反应只要经过适当的对症处理,一般都无严重后果。异常反应与一般反应的性质和表现不同,程度比较严重,一般需要到医院进行适当治疗,多数人可以痊愈。

(1)婴幼儿生病时不能打预防针。

(2)预防接种后应多休息,多饮用开水,并注意注射局部的清洁,以防局部感染。

(3)接种后如果有发热、局部红肿疼痛等反应,除对症处理外还应及时告知预防接种门诊医生做好相关记录。

(4)极个别人会出现高热(38.5℃以上),或持续发热数日,或出现其他异常的反应,应及时去医院就诊,以防延误病情。

(5)如果漏打,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补种。


3、暂缓预防接种的情况及其处理

有以下情况者暂缓进行预防接种,情况缓和或痊愈后再行接种。

(1)接种部位有严重皮炎、牛皮癣、湿疹及化脓性皮肤病者。

(2)发热体温高于37.5℃,有腋下或淋巴肿大者不宜进行预防接种,应查明病因,治愈后再接种。发热可能是流感、麻疹等急性传染病的早期症状,此时接种可能会加重病情,并可能发生偶合反应。

(3)每天排便次数超过4次者,暂缓服用脊灰疫苗。腹泻会使疫苗很快排泄,失去作用;腹泻还可能为病毒所致,此时接种可能发生偶合反应。

(4)最近注射过白蛋白、多价免疫球蛋白,6个星期内不应接种麻疹疫苗。

(5)感冒、轻度低热等一般性疾病,应暂缓预防接种。

(6)发热、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急性发作,应暂缓预防接种。


4、不宜进行预防接种的情况

(1)有严重心、肝、肾疾病。

(2)神经系统疾病者,如癫痈、脑发育不全(特别不能注射百白破疫苗)。

(3)重度营养不良、严重询楼病、先天性免疫缺陷者。

(4)有哮喘、尊麻疹等过敏体质者。

(5)榷患各种疫苗说明书中规定的禁忌证者。


5、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后的护理

新生儿接种的第一种疫苗就是卡介苗,该疫苗可预防结核病。

(1)接种时间

卡介苗是每一个健康的新生儿都必须接种的疫苗,一般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进行接种。在新生儿满3个月时,还要进行复查(做结核菌素试验),了解卡介苗接种后是否有效。

如果新生儿出生体重不满2500g、早产儿、出生时有严重窒息、有吸入性肺炎时,均暂时不能接种卡介苗,待身体恢复后,才可接种。

(2)接种症状

在新生儿的左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进行皮内接种。接种后2一3天仅可在接种部位见小红点样的针眼,几天后很快消退,似正常皮肤。到新生儿快满月时,才会在注射的局部出现反应,接种部位可出现红肿,并形成肿块,以后肿块的中央逐渐变软,形成小脓疙,当小脓疙自行破溃后,可渗出黄白色的脓液,此时局部形成溃疡,并结痴,还可再流脓,这样反复多次,最后经过23个月痴皮脱落,形成一颗永久性的略凹陷的圆形疤痕。这是接种卡介苗的正常反应过程。

(3)护理要点

在此期间给新生儿洗澡时应当注意,避免将洗澡水弄湿注射部位的皮肤,保持局部清洁,避免其他细菌感染。


关键字:计划免疫与预防接种、儿童免疫接种程序表,五苗防七病,疫苗接种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