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护理

【名师点拨】

1、掌握佝偻病的病因、各期的临床表现的差异。

2、注意服用维生素D制剂预防佝偻病的剂量及时间。

 

【核心考点】

一、病因

1.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主要原因是:维生素D摄入不足(★)。

2.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主要见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

3.体内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为:皮肤的光照合成(★)。

二、临床表现

(一)初期:主要表现为非特异性神经精神症状如易激惹、烦躁、睡眠不安、夜间啼哭。常伴与室温季节无关的多汗,尤其头部多汗而刺激头皮,致婴儿常摇头擦枕,出现枕秃

(二)激期:主要表现为骨骼改变,运动发育迟缓和神经,精神发育迟缓。

1)头部:3~6个月患儿可见颅骨软化;7~8个月患儿可有方颅或鞍形颅

2)胸部:胸廓畸形多见于1岁左右小儿。胸部骨骼出现肋骨串珠

3)四肢:形成“O”形腿或“X”形腿。

(三)恢复期: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减轻或接近消失,精神活泼,肌张力恢复。

(四)后遗症期:多见于2岁以后小儿,临床症状消失,仅遗留不同程度的骨骺畸形。

【理解巧记】临床表现这一部分的出题思路是:考生应能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判断患儿处于佝偻病的哪一期。初期主要表现为神经核精神症状(激惹、枕秃);急期主要为骨骼改变(方颅、鸡胸);恢复期主要表现为症状减轻或消失,后遗症期主要为骨骼畸形。

【病例】患儿男,2个月,最近经常烦躁、睡眠不安、夜间啼哭,,多汗,有枕秃。应考虑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激期。

【病例】患儿女,7个月,有方颅和X形腿;前囟增宽及闭合延迟;出牙延迟、牙釉质缺乏。应考虑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激期。

三.治疗原则

治疗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时,口服维生素D的剂量为:2000IU(★)(考生应注意治疗量和预防量的区别)。

四、护理措施

1.户外活动:指导家长每日带患儿进行一定时间的户外活动,直接接受阳光照射。

2.补充维生素D

(1)提倡母乳喂养,按时添加辅食,给予富含维生素D、钙、磷和蛋白质的食物。

(2)遵医嘱给予维生素D制剂。

3.预防骨骼畸形和骨折(★★):衣着柔软、宽松,床铺松软,避免早坐、站、行,避免久坐、久站,以防发生骨骼畸形。

4.加强体格锻炼:如遗留胸廓畸形,可作俯卧位抬头展胸运动;下肢畸形可施行肌肉按摩,"O"型腿按摩外侧肌,“x”形腿按摩内侧肌(★),以增加肌张力,矫正畸形。

【理解巧记】遗留胸廓畸形,可作俯卧位头展胸运动;下肢畸形可施行肌肉按摩,“O”形腿按摩外侧肌,“X”形腿按摩内侧肌,以增加肌张力,矫正畸形。

五、健康教育

1.鼓励多进行户外活动和晒太阳,选择富含维生素D、钙、磷和蛋白质的食物;宣传母乳喂养,尽早开始户外活动;新生儿出生2周后每日给予维生素D400~800IU(★★★);对于处于生长发育高峰的婴幼儿更应加强户外活动,给予预防量维生素D和钙剂,并及时添加辅食。

2.为预防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生,口服维生素D的剂量为:400IU(★★★)

关键字: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