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发育的测量与评价

婴幼儿生长发育的主要指标婴幼儿生长发育的测量婴幼儿生长发育的评价


婴幼儿生长是指整个身体或某些器官的增长。婴幼儿发育则表示身体机能成熟的程度。二者是同时进行、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密不可分的。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方式在不同年龄阶段中的表现虽然不一样,但有共同的规律。从胚胎形成到出生,从出生到发育成熟是不同阶段的连续生长发育的过程,其生长发育的规律是年龄越小生长发育越快,年龄大了以后则减慢,直到停止。婴儿出生后第一年的前半年是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后半年速度变慢,以后速度再逐渐慢下来


1、婴幼儿生长发育的主要指标

评价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有形态指标生理功能指标两类。

(1)形态指标

形态指标指身体及其各部分在形态上可测出的各种量度(如长、宽、围度以及重量等)。最重要和常用的形态指标为身高和体重。此外,代表长度的还有坐高、手长、足长、上肢长、下肢长;代表横径的有肩宽、骨盆宽、陶廓横径、胸廓前后径;代表周径的有头围、胸围、上臂围、大腿围、小腿围;代表营养状况的有皮褶厚度等。

(2)生理功能指标

生理功能指标指身体各系统、各器官在生理功能上可测出的各种量度。常用的有:握力和背肌力,为骨格肌肉系统的基本指标;肺活量,为呼吸系统的基本指标;脉搏和血压,为心血管系统的基本指标。


2、测量时间

根据《散居儿童保健工作常规》,婴幼儿生长发育的体格检查按月龄定期进行:

1岁以内的婴儿每3个月一次:

1~3岁的婴幼儿每年2次(每6个月次)。一般每半年为婴幼儿测量一次身高,每隔1~3个月测一次体重做好记录,并进行分析比较。对生长发育指标低于或高出正常范围的婴幼儿,应注意动态观察,并分析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


3、测量方法


(1)体重

体重是身体各部分重量的总和,是反映营养状况最易获得的指标。体重反映了机体生长发育的综合情况,所以是判断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临床工作中计算药物剂量、输液量和热卡供应等的主要根据,因此十分重要。体重增长有一定的规律性,体重不足或增加缓慢、停滞提示营养不良或有慢性疾惠。体重增长过速,超过一般规律,应检查是否为肥胖病。

正常婴儿出生时的平均体重为3kg,前半年平均每月增加700~800g,后半年平均每月增加250g。1岁时约为9kg,2岁到青春前期平均每年增加2kg,至青春前期又出现体重迅速增加。粗略地计算婴幼儿体重可采用以下公式。

1岁以内:

0~6个月体重(kg)=出生体重+月龄×0.7

7~12个月体重(kg)6+月龄×0.25

1~10岁体重(kg2×年龄(足岁)+7(或8)

体重测量方法:量具用杠杆秤。脱去衣、帽、袜、鞋,只剩单衣、裤。测量时婴幼儿宜空腹,排去大小便。量具矫正至“零”点,新生儿磅秤读数至10g,婴幼儿磅秤读数到50g。在测量过程中,婴儿可取卧位,1~3岁可取坐位,需要注意保暖及安全。


(2)身长(身高)

身高是代表头、脊柱及下肢长的总和。3岁以内,躺着测量称身长:3岁以后站立测量称身高。

足月新生儿出生时身长平均50cm,第一年增长最快,增加25cm,1岁时达75cm。第二年平均增长约10cm;到青春期前,平均每年增长5~7cm。进入青春期出现第二次身高快速增长,1年内男孩可增加9~10cm,女孩为8~9cm。

2~10岁身高(长)的推算,身高(长)(CM)(年龄×7)+70CM

身高(长)的测量方法

1)准备工作。制作测量设备:直接使用量床或将软皮尺两端固定在工作台上,调整室温在28~30℃。

2)测量。脱去婴幼儿的鞋袜,尽可能穿单衣裤。让婴幼儿仰卧,将头扶正,头顶接触头板。使他们双眼直视正上方,头和肩胛间、臀、双足跟贴紧测量板。测量者位于婴幼儿右侧,左手轻轻压平他们的双膝,使腿伸直。

3)读数。右手移动足板使其接触两侧足跟。如果刻度在量床双侧,则应注意量床两侧的读数应该一致,婴幼儿头顶水平沿线的数据及足后垂直线的数据间的值,即为身长。读刻度,记录到0.1CM。连续测三次,用两个相近的数字的平均数作为记录数字。


(3)头围

头围的大小间接地反映了颅骨及脑的发育。出生后头2年头围增加迅速,新生儿头围平均34cm,6个月时平均42cm,1岁时约为46cm,2岁时约为48cm;以后头围增加速度放缓,5岁时头围为52cm(成人为54cm)。头围过小,为头小畸形;过大可能为脑积水或其他疾病。

3岁以内婴幼儿头围增长值

测量方法:测量者位于婴幼儿的前方,用左手拇指将软尺零点固定于婴幼儿右侧眉弓上缘,软尺从右向后经枕骨粗隆(该处用左手中指固定),绕过左眉弓上缘回至零点,读数到0.1cm。如图:
测量头围.jpg


(4)胸围

胸围代表肺、胸廓及胸部肌肉的发育。新生儿时胸围为32cm,比头围小1~2cm。一般在12~18个月时胸围与头围相接近。2岁以后,胸围大于头围。1岁以内如果营养状况良好,胸围可以超过头围。

测量方法:3岁以下取卧位,3岁以上取立位。让婴幼儿平躺在床上,两手自然平放。测量者面对婴幼儿站在其右侧,左手将软尺零点固定于乳头下缘,右手持软尺另一端。右手经两肩胛骨下缘绕胸围一圈,使软尺接触皮肤回至零点,读取的数值即是胸围,如图:
测量胸围.jpg


(5)上臂围

反映上臂肌肉、皮下脂肪、骨骼发育的综合测量,间接地反映婴幼儿的营养状况。1岁以内臂围增加迅速,1~5岁间增加1~2cm。在无条件进行体重及身高测量的地区,可以通过臂围测量观察5岁以下儿童的营养状态。臂围超过13.5cm为营养好,12.5~13.5cm为营养中等,小于12.5cm为营养不良。

测量方法:两上肢自然放平或下垂,取左上臂肩峰至尺骨鹰嘴突起连线的中点,然后将软尺轻贴皮肤绕臂1周,读数至0.1cm,如图:
测量上臂围.jpg


(6)囟门

初生的新生儿,头颅中各骨彼此分离,后囟门由枕骨和顶骨骨缝构成;前囟门由额骨和顶骨缝构成。随着头颅的增长和颅骨的骨化,囟门渐闭合,后门在出生后6~8周闭合,前囟门最迟18个月时闭合,早于6个月或超过18个月末闭合均为异常。

头围的大小,门关闭的早晚在某种程度上与脑的发有及疾病影响有关:门关闭过晚,头围过大,斜径大于或等于3cm为大,多见于脑积水、佝傻病等;囟门关闭过早,头围过小,多见于大脑发育障碍、小头畸形等。

门饱满或隆起素张、波动增强可见于各种原因的颅内压增高,前卤门凹陷可见于脱水或重度营养不良。


4、婴幼儿生长发育的评价方法

婴幼儿身体生长发育的评价应包括发育水平、发育速度以及发育匀称程度三个方面为此而建立的评价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身体指数评价法、发育年龄评价法,发育离差评价法、百分位数评价法、相关回归评价法等。这些方法有简有繁,所说明的问题各有侧重,但是任何一种方法都不能完全满足对生长发育进行全面评价的要求。因此,在运用这些方法时,一方面应结合评价的目的选择适当的方法,另一方面还要将评价结果与身体检查等情况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


(1)身体指数评价法

身体指数评价法是根据人体各部之间的比例关系,用数学公式将几项有关身体发育的指标联系起来,以了解婴幼儿生长发育状况的一种方法。在婴幼儿身体发育的评价中,常用指数有:


1)身高坐高指数。指身体上下长度的比例,用公式表示为:

随着年龄的增加。上身所占的比例逐渐减少,下身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加。肢体发育与躯干发育异常的儿童,该指数与生长发育标准之间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2)身高胸围指数。身高胸围指数是一个体质指数,用公式表为:

当婴幼儿身高增加时胸廓也随之发育,呼吸功能增强。粗壮型的婴幼儿。此指数较高,瘦长型的婴幼儿,此指数较低。


3)配里地雪(Pelidisi)指数。此为营养指数。用公式表为:

营养差者,这一捐数偏低。


4)考泊(Kaup)指数。它是评价婴幼儿营养状况的指标,用公式表示为:

一般而言,考泊指数为15以下有瘦的倾向,考泊指数为15~18表明正常。考泊指数为18以上有肥胖倾向。


5)身高体重指数。此指数随年龄的增加而加大。用公式表示为:

例如婴儿出生时,此指数约为62,1岁时约为120,2岁时约为138,6岁时约为160。指数大,则说明体重相对较重。


(2)发育离差评价法

发育高差评价法是评价婴幼儿生长发育较常用的方法,是将个体的发育数值和作为标准的均值及标准差进行比较,以评价个体婴幼儿发育状况的方法。根据与该均值差异的大小和高低,评定该婴幼儿的发育状况是良好还是低下。

常用的方式有:发育等级评价法、发育曲线图评价法、体型图评价法、费尔斯综合评价法等。

发育等级评价法是最常用的离差评价法之一。

它以均值(X)为基准值,以其标准差(S)为离散距,制成生长发育评价标准。评价时将个体各项发育指标的实测数值与当地发育标准中同年龄、同性别相应指标的均值作比较,将其差数除以标准差,以获得超过或低于均值的标准差数,然后再评定其等级。国内常用五等级评价标准,如图:

发育等级评价标准.jpg

等级评价法常用的指标是身高和体重。个体婴幼儿的身高、体重数值在标准均值±2个标准差(X±2S)范围以内,可视为正常,大约95%的儿童均属此列。但在(X±2S)范围以外的也不能一概肯定为异常,需定期连续观察,并结合体格检查做出结论。

在集体机构,可先评定出每个婴幼儿各项指标的发育等级,然后统计每项指标中各发育等级的人数和占集体总数的百分比,从而看出不同发育水平的比例。这对评价集体婴幼儿的营养水平、健康和发育状况有一定价值。


(3)发育年龄评价法

发育年龄评价法是指用身体某些发育指标的水平制成标准年龄,来评价婴幼儿身体发育状况的方法。由于个体婴幼儿之间在成熟类型和生长类型上存在着差异,婴幼儿的实际年龄不能准确地反映生长发育的程度,而形态年龄(如身高年龄、体重年龄等)、牙齿年龄和骨制年龄等各种发育年龄,都可被用以评价婴幼儿生长发育的状况。


(4)百分位数评价法

百分位数评价法是以某发育指标的第50百分位数为基准值,以其余百分位数为离散值,制成生长发育标准,对个体或集体婴幼儿的发育水平进行评价的一种方法。通常以3、10、25、50、75、90、97等八个百分位数值划分发育等级。如若个体婴幼儿某些发育指标的测量值低于第3百分位成高于第97百分位,则应进行严密的定期追踪现察,并结合体格检查以确定其是否属于发育异常。

关键字:婴幼儿生长发育的主要指标,婴幼儿生长发育的测量,婴幼儿生长发育的评价
暂无相关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