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氧法

(一)缺氧程度的判断和吸氧适应证
1.缺氧程度的判断

缺氧程度的判断.jpg 

2.吸氧适应证
动脉血氧分压(Pa02)正常值为10.6~13.3kPa,
低于6.6kPa时,给予吸氧
(1)呼吸系统疾患:如哮喘、支气管肺炎、气胸、肺气肿、肺不张等。
(2)心功能不全:如心力衰竭。
(3)各种中毒:一氧化碳中毒、巴比妥类药物中毒等。
(4)昏迷病人:如脑血管意外/颅脑损伤中枢受抑制。
(5)其他:某些外科手术后,大出血休克,分娩产程过长或胎心音异常等。

(二)氧气筒和氧气表的装置
1.氧气筒:容纳氧约6000L。
2.氧气表
(1)压力表
(2)减压器:可以将来自氧气筒内的压力减低至0.2~0.3MPa,以使流量平衡,保证安全。
(3)流量表:
浮标上端平面所指刻度即每分钟氧的流出量。
(4)湿化瓶:装入1/3~1/2的冷开水或蒸馏水。
(5)安全阀:当流量过大、压力过高时,其内部活塞自行上推,使氧气由四周小孔流出。
3.装表法
(1)吹尘:将总开关打开使少量氧气从气门冲出。
(2)装表。
(3)将湿化瓶接好。
(4)检查:先打开总开关,再打开流量开关,检查氧气流出是否通畅、有无漏气。

(三)吸氧法
1.鼻导管法
(1)单侧鼻导管法:将鼻导管自一侧鼻孔插管至鼻咽部,
长度约为鼻尖至耳垂的2/3。此法节省氧气,但因刺激鼻腔黏膜,长时间应用会感觉不适。
(2)双侧鼻导管法:将鼻导管插入双鼻孔内,深约1cm。适用于长期吸氧的病人。
2.鼻塞法将鼻塞塞入鼻孔。避免鼻导管对黏膜的刺激,
适用于长期吸氧的病人。
3.
面罩法调节氧流量为6~8L/min,面罩紧贴病人口鼻部。适用于张口呼吸及病情较重的病人。
4.漏斗法将漏斗置于距离病人口鼻1~3cm处。使用简单,无刺激,但耗氧量大,适用于婴幼儿或气管切开者。
5.头罩法将患儿头部置于头罩内,简便、无刺激,长时间吸氧不会发生氧中毒,适用于患儿吸氧。
6.氧气枕法病人头枕氧气枕,借重力使氧气流出。
适用于家庭氧疗、抢救危重病人或转移病人途中。新的氧气枕首次使用应先冲洗,以免吸入氧气枕内的粉尘。
7.氧气管道化装置(中心供氧装置)
8.注意事项
(1)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用氧安全,做好
“四防”,即防震、防火、防热、防油。
①勿倾倒,勿撞击;
②放在阴凉处,周围严禁烟火和放置易燃品,距火炉至少5m、暖气1m;
③氧气表及螺旋口上勿涂油,也不可用带油的手装卸,以免引起燃烧。
(2)使用氧时,应
先调节氧流量,再插管应用;停用氧时,应先拔管,再关氧气开关;
中途改变氧流量时,应先将氧气管与吸氧管分开,调节好氧流量后再接上。
(3)用氧过程中,密切观察,定时测量脉搏、血压等。
(4)氧气筒内氧气不可用尽,压力表指针降至0.5MPa时,即不可再用,以防灰尘进入,再次充气时发生爆炸。
(5)持续鼻导管给氧者,
鼻导管每日更换2次以上,双侧鼻孔交替插管。鼻塞给氧应每日更换。面罩给氧应4~8小时更换一次。
(6)已用空和未用的氧气筒,应分别挂“空”或“满”的标志

(四)氧气吸入的浓度及公式换算法
1.氧气吸入浓度
(1)
如氧浓度低于25%,无治疗价值
(2)
如氧浓度高于60%,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发生氧中毒,恶心、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干咳、胸痛、进行性呼吸困难等。
(3)
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并存者,低流量、低浓度持续吸氧(1~2L/min)。缺氧刺激颈动脉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沿神经上传至呼吸中枢,反射性地引起呼吸。
2.
吸氧浓度和氧流量的换算:吸氧浓度(%)=21+4×氧流量(L/min)

关键字:吸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