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红热考试要点与练习题

1年前 2168次浏览

猩红热是由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临床以发热、咽峡炎、草莓舌、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退疹后片状脱皮为特征。

传染源:病人及带菌者为传染源;

传染性:发病前24小时至疾病高峰传染性最强;

传播途径:空气飞沫直接传播;

易感人群:以3~7岁儿童发病率高;

好发季节:四季皆可发病,以春季多见。

猩红热症状

多为高热,伴头痛、乏力、全身不适等;咽部、扁桃体充血、肿胀,表面有脓性渗出物;常见并发症有急性肾小球肾炎、风湿病等。

猩红热皮疹特点

时间:发热后第2日出现,于48小时达高峰 ,持续一周左右,按出诊顺序逐渐蜕皮;

发展:始于耳后、颈部及上胸部,迅速波及全身;

特点:针尖大小的充血性皮疹,压之褪色,触之有砂纸感,疹间无正常皮肤,有痒感;

帕氏线:肘窝、腹股沟等处皮疹密集,易摩擦出血呈紫红色线状;

口周苍白圈:面部仅有充血而无皮疹,口鼻周围充血不明显,相比之下略显苍白;

杨梅舌:舌被覆白苔,3~4日后白苔脱落,舌乳头红肿突起;

猩红热考试要点与练习题

躯干特点:糠皮样脱屑,手掌足底可见大片状脱皮,呈“手套”、“袜套”状。无色素沉着。

猩红热治疗原则

青霉素为首选药物。对青霉素过敏或耐药者可用红霉素或第一代头孢菌素治疗。

猩红热病人的护理措施

发热的护理:急性期绝对卧床,予以降温,多饮水,进营养丰富易消化食物;

保持皮肤、黏膜完整:脱皮时可涂凡士林或液体石蜡,有大片脱皮时嘱患儿不要用手强行撕脱,须用消毒剪刀剪掉,以防感染;

预防感染:

隔离患儿隔离至症状消失后1周,连续咽拭子培养3次阴性;切断传播途径患儿分泌物污染的食具、玩具、衣被等采用含氯消毒液浸泡、擦拭、蒸煮或日光暴晒等措施;易感人群密切接触者需观察7天。